最新發布的上海集裝箱出口運價指數(SCFI)5日出爐,指數連續第13周保持上升態勢,但漲幅明顯放緩,本周微升至3733.8點,較上周增加了19.48點,漲幅僅為0.52%。
值得注意的是,歐洲航線出現回調,結束了此前連續九周的上漲趨勢,市場聚焦歐洲線運價是否觸頂。與此同時,波斯灣、西非及南非航線的運價則出現了較大的跌幅。
盡管整體趨勢有所調整,但美東航線表現依然強勁,40英尺集裝箱(FEU)的運價直逼1萬美元大關,創下了自2022年6月下旬以來的新高。
美線方面:隨著運價持續上漲及新造船舶的陸續投放市場,航運市場運價正如業界所預期,開始顯現松動跡象。
為應對這一變化,行業巨頭地中海航運于4日傍晚向客戶發出通知,宣布將當前的運價延長執行至本月底,即原計劃于7月15日對美西和美東航線實施的每40英尺集裝箱運價上調1000美元的計劃被撤銷。
與此同時,韓國森羅商船(SM LINE)也通知客戶,美西航線的每FEU運價自即日起從8100美元下調至7500美元。
此外,德翔海運也決定重返美西市場,計劃先在7月以加班船形式運營,并于8月正式加入SeaLeady的美西快線,通過共同派船的聯營模式進一步鞏固其市場地位。
多家貨代公司指出,7月1日的漲價計劃實施不到一周,森羅商船等多家船公司調降美西線運價,主要原因是加班船與新航線陸續出現,陽明海運美東運價漲幅減半,只漲1000美元,是否引發其他船公司跟進有待觀察。
歐線方面:法國達飛輪船把握第三季度旺季機遇,部署了七艘約7000標箱的中型集裝箱船,開辟一條亞歐臨時航線。
該航線自亞洲始發,途徑北歐的勒阿弗爾和安特衛普港,以及地中海的福斯和馬爾他等關鍵港口。
首航船舶是一艘6350標準箱的集裝箱船,已于6月30日從中國鹽田港順利啟航,預計此航線服務將持續至9月底。
據挪威運價信息平臺Xeneta的首席分析師彼得·桑德(Peter Sand)指出,歐洲目前的GDP增長率為0.5%,這與"貨運量的急劇增長"不匹配。
同時貨代業內人士表示,受中東紅海地區局勢緊張影響,歐洲進口商普遍提前了采購計劃,加之法國與德國頻發的罷工事件進一步擾亂了航運秩序。
盡管如此,業內普遍認為當前需求并未真正達到旺盛水平,因此預計運價存在隨時回調的可能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