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《恢復貿易公平法案》,如果PNTR地位被取消,美國將對中國商品分階段征收高額關稅。非戰略商品的最低關稅為35%,戰略商品的最低關稅則高達100%。
這一措施將在五年內逐步實施,第二年提升至25%,第四年達到50%,至第五年則全面升至100%。此外,法案還提議終止對價值800美元以下的低價值中國進口產品的“小額豁免”免稅待遇。
特朗普去年11月勝選后,美國眾議院中國特設委員會主席穆勒納爾就提出了這項立法,旨在剝奪中國的PNTR地位,即俗稱的最惠國待遇。
美國此舉不僅有經濟考量,更有政治意圖。一方面,美國希望通過提高關稅來保護本國制造業,減少對中國的貿易逆差;另一方面,取消PNTR地位將使中美貿易關系更加緊張,進一步加劇兩國之間的戰略競爭。
面對美國可能取消PNTR地位的威脅,中國必將采取對等反制措施。這將導致中美兩國經濟走向永久脫鉤,對中美經濟及全球貿易秩序產生深遠影響。
根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研究報告顯示,取消中國的PNTR地位將使美國GDP在2025-2034年間減少1587億美元,耐用品產品減少5200億美元,通脹率上升0.4個百分點,失業率增加,尤其是在農業、采礦和耐用品制造行業。
這一系列負面后果將使得美國在實施該政策時不得不權衡利弊。
綜述,美國取消中國PNTR地位的提案將對中美經貿關系產生深遠影響。雙方需要通過對話和協商尋求解決方案,以維護中美經貿關系的穩定和發展。
同時,中國也需要加快自身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,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,以更好地應對外部挑戰和風險。
另外,中美經濟的互補性和中國國內巨大的市場容量,為兩國達成新的貿易協議提供了可能性。
中國對美國出口以機械電子類產品、紡織鞋服類產品等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品為主,而自美國進口則以農副食品類、能源類產品、化學品與化工品等為基礎性原材料和高端產品。
中方具備駕馭與美方經貿爭端的能力和智慧,將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對,爭取最有利的結果。